首页  本系概况  新闻纵横  政治工作  学科人才  教学科研  精品工程  阳光成才  对外交流  护理文化  实验中心  护理学科网 
 
 

 中心简介 
 实验教学 
 中心视频 
 实验队伍 
 体制与管理 
 设备与环境 
 教学效果与成果 
 典型案例 
 典型教材 
 政策制度 
 发展规划 

热 点 文 章
 

队伍结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中心 -- 实验队伍 -- 队伍结构

 队伍建设 | 队伍结构 | 队伍教研 

        经过多年建设,本中心的实验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研究生导师、军队育才银奖获得者和学校“精品教员”为主体的学术造诣高、业务技能熟、教研能力强、综合素质优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专兼职护理实验教学队伍。

comments8.png队伍组成模式

    采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建设路线,中心不仅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专职实验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和整体素质,而且,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需要,先后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事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工作,保证了护理实验教师队伍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目前,中心共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11人。包括:高级职称15人(研究生导师8人),中、初级职称8人。其中,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4人。任职教师中,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5人;第四军医大学“精品教员”8人、“首届双十佳教员”1名;各专业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3人;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13人;专家组专家6人。

comments8.png实验教师培养与培训

         实验教师的培养是课程教学保持先进性和延续性的基础,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始终贯彻“一为主、两注重、三结合、全方位发展”的培养方略。一为主:以在职学习、岗位培训为主;两注重:注重实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三结合:将重点扶持和普遍培养、科室培养和个人努力、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相结合;全方位发展:针对实验教师的个人特点,提出针对性要求,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达到全方位发展,培养能适应21世纪高等医学护理人才培养需要的合格教师。在培养实验教师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archive8.png制定教师培养规划

    依托学校精品建校体系下的“精品讲座”、“精品课程”及“精品学科建设”、“精英人才培养”的大背景,结合护理学院打造“名师”队伍的目标及教研室的实际,制定了教师培养规划,做到成长有目标,发展有规划,培养有措施,质量有保证,稳步开展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

archive8.png严格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首先,新教员入校必须在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践6个月;其次,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班,完成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后方可获得授课资格;再次,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研究生论文答辩,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完善教师必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储备。

archive8.png坚持导师“传帮带”机制

    每位新教师均配有一名高级职称教师进行全程、全方位指导。同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获“军队优秀教师”称号的专家教授或获学校“精品教员”称号的教师帮助指导,就教育理论、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生动的传授示范和讲解,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迅速增强。

archive8.png注重送学培养和岗位锻炼

    采用送学培养、岗位锻炼、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等方式提高实验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博学位和跨学科研究,不断更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archive8.png进一步完善评教评学制度

    经常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定期(每学期2次)进行无记名课堂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纠正不足,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archive8.png加强骨干教师国际交流学习

    用国际交流、开放办学提升教师的层次水平。依托与美、英、澳等多个国家多所知名护理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的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加大优秀骨干教师出国学习深造的力度。聘请多名外籍客座教授,建立常态化的教师互访交流机制,用国际化的交流互学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目前,中心55.6%的教师有出国(境)学习深造经历,对师资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65网站滚球盘     版权所有